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河套平原腹地,处黄河“几”字弯顶部,全县总面积2544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农场。有史记载2400多年,是河套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先后荣获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等205项“国字号”和“区字号”殊荣。
五原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天空晴朗,多见蓝天白云,雨雪集中,日照充足。夏季水气充沛,降水集中,雨热同步,是作物生长的旺盛季节;秋季天气晴朗,温和凉爽;冬季降雪甚微。年均蒸发量2265.6mm、降雨量141.2mm、昼夜温差近14-16℃,在全国居前,利于作物糖分等有机物质的积累。五原县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形成了与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应的种植管理制度,当地“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气候条件为优异的农产品品质奠定了基础;相比全国其他地区,五原县属于气象灾害及病虫害少发地区。雷暴、冰雹均偏少,大风日数在同纬度地区也属于偏少地带,霜冻灾害发生概率低。冬季气温低,越冬虫卵不易越冬,病虫害危害轻甚至不会发生。五原县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3254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米5400-6300兆焦耳,年平均气温6.8℃,大于10℃的有效积温3282℃,无霜期140天左右,是我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五原县水源充沛,地处的河套灌区是中国三大灌区之一,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溉区。五原县黄河过境流量为367.2亿立方米,年引水量11.02亿立方米。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水、土资源配置优势突出,适合多种形态的农牧业绿色发展。
一、五原农业发展情况
五原县水、土、光、热资源富集,位于北纬41度“黄金纬度”农作物种植带,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昼夜温差大,盛产葵花、小麦、肉羊等优质农畜产品,是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全国商品粮重要生产基地、全国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五原县产业特色鲜明,全县引黄灌溉面积254万亩,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一穗(硬质小麦)、一盘(向日葵)、一串红(辣椒、番茄)”的产业特色。
一是在夯实农业基础方面,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号工程”,全力推进。五原县123.1万亩耕地是盐碱地,占耕地总量的53.5%(轻度40.3万亩;中度43.6万亩;重度39.2万亩。盐碱程度划分标准:轻度全盐含量1-3‰,中度4-6‰,重度6‰以上)。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所有农田完成了一轮基础配套,2019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累计建成55.75万亩(2019年11.15万亩,2020年17万亩,2021年11.3万亩,2022年1.3万亩,2023年15万亩)。
二是在农牧业园区建设方面,近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实施“百企联百村建百园带万户”工程(依托100家农牧企业,建设100个产业园区,联合117个行政村,带动1万户以上农户增收),已经建成各类农牧业园区138个,其中:规模养殖园区46个、占地2.3万亩;种植类园区92个,覆盖面积138.2万亩(连片种植园区1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1个、设施农业园区18个、经济林22个、盐碱地改良示范园区2个、农业休闲旅游区8个、田园综合体5个),先试先行在田间地头、乡村一线建设乡村振兴农畜产品加工园、建成鲜食糯玉米生产加工基地,推动农产品实现就地转化增值。
三是在主导产业方面。葵花产业方面,是五原县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集种子研发、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营销、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葵花全产业链条。年均种植面积120万亩,培育加工联合体86家,年加工转化葵花6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葵花种植加工基地、全国葵花籽集散和价格形成中心,是全国唯一出口葵花籽仁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正在建设兴农进出口贸易加工园区和国家级葵花产业集群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葵花产业的有效整合和整体提升。肉羊产业方面,年肉羊饲养量496.6万只、出栏285.9万只、屠宰加工30万只,羊肉小镇肉羊精细分割和熟食产品供应全国“盒马鲜生”商超,形成年出栏百万只肉羊生产联合体。肉鸡产业方面,依托润海源公司投资65亿元,建设集玉米种植、粮食仓储、油脂加工、饲料生产、种禽繁育、雏鸡孵化、肉鸡养殖、屠宰分割及冷藏销售、熟食加工、有机肥生产和鸡文化产业于一体的肉鸡大循环经济全产业链项目,涉及12个产业链条,建设91个生产工厂,覆盖全县域,是我县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小麦产业方面,建成绿色、富硒生产基地30万亩,年产2.4亿斤,培育龙头企业10家,年加工能力30万吨,五原小麦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果蔬产业方面,年果蔬种植20万亩(2023年种植蜜瓜4.2万亩、番茄3.1万亩、鲜食糯玉米4.5万亩,辣椒1.2万亩,白梨脆香瓜0.8万亩,麒麟西瓜0.42万亩,黄柿子0.3万亩,灯笼红0.3万亩、供港蔬菜0.2亩、贝贝南瓜、花菇、洋葱、火龙果、脱水菜等0.5万亩),年产果蔬100万吨,五原灯笼红、五原黄柿子、五原糯玉米等一批“地标”产品享誉全国。同时,五原的设施农业、肉牛、肉驴、驼鸟、蛋鹅、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初步构建起多极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五原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1.93平方公里,园区北靠110国道,南临212省道,距包兰铁路24公里、京藏高速公路22公里,跨入“呼包鄂金三角”两小时时空圈。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实现了“七通一平三化”,形成了“四横四纵”框架格局。
基于五原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特点,五原的工业发展定位就是依托丰富、优质的农畜产品,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寻求突破。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79户,其中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174户,占比62%;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户,其中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22户(葵花籽加工企业13户,面粉加工企业2户,肉羊肉鸡屠宰加工企业4户,羊毛加工企业1户,番茄加工企业1户,饲料加工企业1户),占比78.5%。建成7平方公里工业园区,涵盖自治区级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园、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园等一批“园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