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原县“八进+”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径
来源:民族事务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12-30 10:05 作者:民委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今年以来,五原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创建工作“八进+”为抓手,坚持多点发力、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精细化水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

进机关


全县各机关单位充分发挥组织引领、党建融合、示范带动作用,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依托“统一战线大讲堂”、领导干部上讲台、“理论轻骑兵”等平台,全覆盖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研讨,同步开展知识竞赛、工作访谈、民理论政策应知应会测试等活动,增强机关干部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素养和思想认识。县乌兰牧骑开展一系列送文艺下乡活动,以“文艺+宣讲”的形式,将民族团结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各族群众身边。县妇联依托“巾帼宣讲队”、妇女之家等阵地,以“十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活动为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妇女群众,以一个妇女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妇女之家”辐射一个村、社区的模式,让党的民族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县团委积极发挥共青团生力军作用,在开学第一课、“两月一周”等重要节点,利用主题升旗仪式、主题团队日等形式,组织各级少先队组织紧紧围绕“小石榴籽章”争章目标及内容,开展“传承红色精神,加强各民族团结”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共同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县文联充分挖掘五原县北疆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移民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征集能够反映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内涵的散文、小说、诗歌、摄影以及书画作品1000余幅(篇),公开发表各族文艺爱好者的文艺作品36期,选登乡村作家、民间剪纸艺术家等作品50余幅(篇),以艺促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进企业


五原县各企业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促和谐、谋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为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团结奋进、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五原县农商银行通过打造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区,利用LED大屏循环播放民族团结进步短片、展示同心同结方能同心同德、各民族同向同进美好愿景的“同心树”、开设一体化服务“红石榴窗口”以及民族政策宣传站,实现了民族工作与金融服务工作的深度结合。河套羊肉(盒马鲜生)小镇长期以来充分尊重各民族职工生活、饮食的习俗,严格执行各民族节日休息规定,确保各民族职工过好民族特色节日,极大地凝聚了企业各族干部职工的力量,为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样板企业建立坚实基础。三胖蛋(内蒙古)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始终专注于高品质原味瓜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将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黄柿子产业园区积极探索“民族团结+产业+基地+农户”模式 ,通过收益分红、就业带动、土地流转、发展订单种植等模式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共享繁荣发展硕果。



3

进社区


五原县12个社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融入户外电子屏、户外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组织各社区干部在123个小区、58个平房区的醒目位置张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海报,基本做到宣传海报在辖区内全覆盖。结合固定党日、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各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专题党课、知识测试、组织社区干部广泛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进一步强化各族群众文化认同感,凝聚起各族群众互嵌式精神动力。以社区包联共建单位、社区各族党员、居民群众为主体,建立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板凳议事会、党员先锋服务队、爱心艺术团、爱心小分队等,针对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重点群体,开展暖心慰问、社会救助、上门代办、心理疏导等“一条龙”服务,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创造条件。推进文明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建设,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嵌式社区生活居住模式。以各类重大节庆日、“两月一周”为契机,广泛开展“籽籽相拥 同心筑梦”、“争做‘石榴籽’,共建邻里情”为主题的邻居节系列活动,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挥典型带动具象化思想引领作用,评选出20多户红石榴家庭,13名红石榴志愿服务者,8名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组织各社区相互交流民族示范社区创建经验,带动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



4

进乡镇


全县各乡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支部书记为会长,“两委”班子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选拔党性强、懂政策的优秀党员、干部代表为网格员,全覆盖、成系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结合主题党日、“我们的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建宣传小分队为各族群众提供民族政策和法律咨询,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材料,切实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知晓率。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将每家每户群众享受的党的惠民政策列清单、拉明细,主动上门与群众点对点、面对面聊变化、说政策,让群众心里有本惠民政策“明白账”,全面打通基层民族事务工作“最后一公里”。以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融入到村规民约及家风建设之中。统筹村民“微治理”、新时代文明建设、巾帼志愿服务、优秀家风传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体推进,建设民主和谐、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的文明新风尚。从“单兵作战”到“群策群力”推动发展,全面提升群众自治能力。通过网格员推行村(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让群众主动参与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农村房屋风貌改造、绿美乡村建设等工作,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实现“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群众的事群众自己办”,不断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民族团结工作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上谋思路、做文章、出实招,积极推进“百企建百园联百村带万户”工程,实现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惠民生的生动局面。



5

进学校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在学校制作各类宣传栏、展示牌、标语、同心文化墙、同心文化廊道等500条块;利用国旗下话团结、思想教育铸团结、一笔一划书团结、“红领巾”播团结等活动方式以及各类节庆,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七个一”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等民族团结情感。五原22所中小学先后组建足球、篮球、合唱、舞蹈、绘画、剪纸、剪纸、丝带秀等各类社团,多维度,多层次开展以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国家元素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增添“中华民族大家庭”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动五原县扬帆志愿者同心公益交流中心、远航教育智慧研学组织开展跨省区青少年交流活动,2024年开展暑期研学活动5次,300余学生赴北京等地开展研学活动;组织100名城市各族青少年与边境地区各族青少年开展“手拉手边境行”进军营、进哨所、共同边境巡逻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五原县革命烈士纪念园、黄河谣研学基地、育人小学史馆等红色资源作用,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户外研学、主题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0余场次,打造“青年说”宣讲团、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等项目品牌,不断增进各族青少年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组织我县与东南大学开展“结对子”交流活动,通过开展“塞上芯希望”(冬)夏令营活动、网络视频班会交流、思政授课交流等不同形式的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同升一面旗、共上一堂课、同唱一首歌等,实现互访、互教、互助,增进互相了解,促进民族团结。


6

进连队


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加强军民融合、推进民兵队伍建设工作有效衔接,加大双拥创建、优抚安置等工作。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经常性开展“军地携手”、“双拥共建”、“籽籽相拥·同心筑梦”志愿服务进部队、“老兵永远跟党走”退役军人宣讲活动,向广大官兵干部赠送民族政策法规宣传资料,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增进与各民族群众的团结和友谊,增强各民族群众爱国拥军和参军报国的国防观念。



7

进宗教活动场所


系统谋划部署以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为总目标的总体构架,扎实推进宗教中国化在五原县走深走实。积极组织宗教界代表人士参加民族团结进步、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培训。在各宗教活动场所和广大信教群众中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旗国歌等“六进”宗教活动场所的重要内容,鼓励教职人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引入宗教教义讲解内容,全力营造“六进”活动的浓厚氛围。让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理念根植于心,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践行者。


8

进网络


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留存时间长等优势,构建全媒体宣传、全平台覆盖的网络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全县各单位在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知识问答”“五原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行研学示范点”“创建动态”等专题专栏,有针对性的向各族群众投放短视频、图文等生动鲜活的宣传类信息,宣传报道各部门优秀活动、亮点工作。县融媒体中心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形式,重点播出《五原县举办县直机关党组织书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我县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小学生“石榴杯”主题演讲比赛颁奖晚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模范集体事迹报告》等报道30余条;在抖音、快手、视频号播出《全民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五原县 #三下乡》、《2024年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草原书屋助力乡村振兴》等相关视频200余条。积极配合网信部门开展“网络净化”专项行动,加强网络监管,保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网络中的良性发展,打造五原县“中华民族一家亲”网络融媒体品牌。

9

进旅游景区


五原县充分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县旅游服务中心通过制定《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计划》、《六项行动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方案》,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北疆文化、河套文化内涵,精心策划开展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旅活动,先后在五原印巷、葵花广场、五原县博物馆、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等地成功举办了“天赋河套 柿柿如意”五原黄柿子文化旅游节、“大地欢歌 魅力北疆”五原县葵花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暨2024年秋季“村晚”、“天赋河套·美丽葵乡”第五届全国向日葵摄影展、“歌游内蒙古 冰雪悦古郡”等文旅活动,使游客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交流共融,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和景区人气“双提升”。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推出“民族团结+红色文化”、“民族团结+农耕文化”、“民族团结+诗词文化”、“民族团结+黄河文化”等新业态,为各族群众提供集文化、教育、体验、旅游为一体的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极大地满足了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把文明起源实证、民族交融历史、中华文化内涵打磨融入到县域各大景区、景点介绍词和讲解词中,使游客深刻感受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历史在古郡五原的时空印记。构建“农业+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立足县域自身优势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方式,重点建设了一批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养殖园、千亩百果园等旅游景点,共同孕育出了黄柿子、灯笼红香瓜、小麦、向日葵等品质卓越的特色农产品,通过举办梨花节、采摘节、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充分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展望未来,五原县将继续深耕细作,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不断探索民族团结的新领域、新境界,为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贡献力量。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