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五原 > 社会发展 > 农牧业
五原县农牧业资源
来源:五原县农牧和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4-07-04 10:44 作者:五原县农牧和科技局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2024年,上级下达我县粮食任务73万亩,其中小麦9.5万亩,大豆1.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0.7万亩)。

1、落实粮食播种面积:截止5月下旬,全县粮食已播面积70.6万亩,其中小麦8.06万亩,玉米57.97万亩,大豆4.3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4万亩),谷子0.2万亩,马铃薯0.04万亩。

2、出台种粮补贴政策:小麦零散种植补贴300元/亩、50亩以上补贴350元/亩、100亩以上补贴400元/亩、连片种植2000亩以上补贴500元/亩,滴灌小麦在此基础上增加补贴100元/亩;小麦套玉米标准化种植补贴400元/亩,小麦套葵花标准化种植补贴200元/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4带型补贴450元/亩、4+4带型补贴600元/亩。

3.滩区种植结构调整:截至5月27日,滩区播种面积4.96万亩,其中主河槽区播种2.38万亩(大豆2.2万亩、小麦0.18万亩),低滩区播种0.28万亩(大豆0.14万亩、玉米0.14万亩),高滩区播种2.3万亩(玉米2万亩、葵花0.1万亩、籽瓜0.1万亩、葫芦0.1万亩),农作物仍在陆续播种中。

4、有效实施各类项目: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在新公中镇旭日村,落实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带动10万亩。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实施小麦和玉米已各落实2个万亩片、10个千亩片。6月份开展2次小麦“一喷三防”喷防作业(任务9.5万亩次)。实施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上级下达我县补贴资金102万元,现已支付20万元,支付比例19.6%。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024年上级拨付补贴资金8602万元,现已上报方案。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改良同步推进

一是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完成2023年建设项目县市两级初步验收,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整改问题十余件。二是2024年市级下达五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7.62万亩,目前已开工建设27.85万亩。其中:第一批15.3万亩(和胜乡和平和丰3.92万亩、塔尔湖红光等5个村4.67万亩、丰裕刀老召等4个村3.82万亩、银定图兴旺等3个村2.87万亩),现已完成土方工程12.41万亩,建筑物、渠道衬砌及节水管道工程完成60%。第二批5.47万亩(新公中光胜村1.83万亩、塔尔湖金联村1.17万亩、胜丰镇新丰村0.71万亩、隆镇联乐村1.76万亩),现土方工程未开工,建筑物和渠道衬砌完成10%。第三批7.08万亩国债项目(塔尔湖胜丰村和常丰村2.23万亩、套海镇红丰村0.85万亩、新公中创业村2.12万亩、新公中永联村1.35万亩、新公中永旺村0.53万亩),现土方工程未开工,建筑物和渠道衬砌完成10%。第四批4.96万亩正在挂网招标(隆镇永跃村1.69万亩、银定图宏胜3个村3.34万亩(第一批次)1.49万亩、隆镇1.56万亩增发国债、新公中镇创业村0.11万亩、新公中镇永旺村0.11万亩)。第五批5.06万亩无项目指标暂未挂标(新公中光明村1.785万亩、套海响导等2个村1.42万亩、银定图宏胜等3个村3.34万亩(第二批次)1.85万亩)。全县共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面积调整为37.87万亩。三是建成内蒙古自治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园区。园区位于新公中镇永联村,核心面积1000亩,辐射带动面积10000亩,农田全部实现渠、沟、路、林、田五配套。建成五原县联星村盐碱地改良项目园区,园区位于五原县隆兴昌镇联星村,以向日葵试验示范为中心,开展盐碱地向日葵改良技术示范。

(三)科技支撑不断增强

一是建设科技小院,搭建人才引进平台。

提交申报中国农技协命名的2个科技小院(内蒙古五原玉米科技小院、内蒙古五原三瑞向日葵科技小院)验收评估,全部合格通过;提交巴彦淖尔市认定的5个科技小院(新公中镇玉米科技小院、胜丰镇灯笼红科技小院、5万亩改盐增草兴牧科技小院、三瑞向日葵科技小院、内蒙古五原湖羊科技小院)的验收评估申报书,等待验收;新建5个科技小院(和胜乡黄柿子科技小院、五原县加工辣椒科技小院、五原蜜瓜科技小院、规模化肉羊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科技小院、五原县套海镇果蔬科技小院),全部推荐上报市科技局。内蒙古自治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进入布展阶段。

科技小院共引进58支科研团队,由58名学科带头人、346名科研人员研究实施64个(项目)技术课题。进驻科技小院26个事业单位,入驻小院研究生35名开展35个课题研究,接待区内外前来观摩学习13批次,500余人次。二是创新科技培训,提高服务效果。借助科技精准服务“12396”平台、互联网手段开展农牧民线上培训25期,培训人数点击量达到8.3万人次,网(线)上答疑156次。结合农事农时举办集中培训79场次、培训农民2518人,开展田间指导和现场观摩11场次、参训农民500余人,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科普宣传等活动14场次,服务农户2000余人。农民的科技素质显著提升。三是强化品牌创建,提升产品竞争力。上半年新颁证绿色食品4个(亿达商贸4个甜玉米),新申报10个绿色食品(天赋套雪1个面粉、晏安和桥1个灯笼红、春园满8个羊肉)。成功申报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五原早酥梨),正在申报1个(五原苹果梨已上报)。上半年共授权3家企业14款产品使用“国家农安县”字样、续报新增授权产品35款;授权6家企业7款产品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截止目前,全县共有“两品一标一新”有效认证产品70个。四是加强监管检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完善县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加快乡镇网格化体系建设,截至目前,针对肉羊、肉牛、鸡蛋重点监管生产责任主体11家、水果208家、水产品3家,开展巡查检查40家次,快速检测3034批次,风险监测定量检测44批次,指导培训10场次,培训人员32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800余份。建立健全监管名录,录入内蒙古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569家(生产经营主体528家,屠宰企业5家,加工企业11家,投入品经营主体25家),完成网格化巡查检查116家次,培训乡镇监管员、协管员12场231人次。上半年完成农畜产品速测8247个样品(其中农产品2942个,“瘦肉精”检测5305个),定量检测农产品197个,检测合格率达100%。配合自治区抽检183个样品(监督103个、例行80个)、市级67个样品(监督32个、例行35个),开展检测能力提升行动,认证参数173个。打造“一县一亮点”。新建和胜乡黄柿子全产业链种植基地,悬挂牌匾66个、标准化手册入户20册、田间记录本进基地,提高示范效应。已建成胜丰镇灯笼红基地、民隆公司、金草原、力农公司等基地农兽残检测室。积极开展农畜产品全覆盖检测,排查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为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保驾护航。

(四)畜牧业发展面临困境

一是生产规模缩减。截止5月底,全县牲畜饲养总量达到355.7万头(只),牲畜存栏216.6万头(只),其中:羊206.1万只,生猪存栏8.5万头、奶牛存栏0.3万头、肉牛存栏1.7万头;牲畜出栏139.1万头(只),其中:羊133.3万只、生猪5.4万头,肉牛出栏0.4万头;肉鸡存栏944万只,出栏肉鸡2028万只。二是产业发展缓慢。肉羊产业,建成云泰合作社1万只肉羊养殖场,已投产运行,新增肉羊存栏1万只。禾旺合作社1万只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肉鸡产业,润海源建成种鸡场2个、雏鸡孵化场1个,商品肉鸡养殖场6个,建成投产100万吨肉鸡饲料加工厂和1个10万吨种鸡饲料加工厂,一期肉鸡屠宰加工厂投产,目前日生产量达到15万羽。奶业,组织泽隆和澳淳乳业2家奶牛养殖场申报了2024年五原县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全县奶牛存栏0.3万头,奶山羊存栏0.4万只。生猪产业,位于天吉泰镇天吉泰村的绿远农牧业有限公司和弘裕农牧业有限公司新建生猪养殖场2个,建成标准化圈舍5500平米,新增生猪存栏5500头。肉牛产业,天吉泰宏腾农民专业合作社5000头肉牛养殖场已投产运营,新增肉牛存栏1800头。三是动物疫情整体平稳。截止目前,完成牛口蹄疫免疫2.01万头,完成羊口蹄疫、刍痘灵免疫注射各215万只;完成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免疫注射各9.1万口;完成禽流感免疫75万只(不包括润海园);共完成包虫病犬只驱虫6.8万只次。四是良种化水平提升工程稳步推进。自繁湖羊种母羊11155只,种公羊1134只。萨能奶山羊自繁种母羊849只,种公羊323只。

润海源公司引进圣泽901种鸡 14万套。河套大耳猪保种项目已经完成了5户保种户的种猪鉴定工作,申请到国家级保种资金20万元。目前存栏河套大耳猪公猪5头,后备公猪4头。母猪30头,后备母猪20头。仔猪9头。2024年保种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已经上报到市农牧局。五是饲草料质量安全监管到位。完成青贮玉米种植12万亩,燕麦种植0.07万亩。对全县 12家饲料生产企业、95家经营门市、60多家规模养殖企业(场)开展饲料质量安全检查,检查结果全部合格。对全县的36家养殖企业(场)进行了瘦肉精抽检,共抽检180批次,结果全部为阴性。

五、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两项试点。审批宅基地16宗4949.05㎡,累计审批24宗9278.73㎡,解决流转不畅问题;办理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变更17宗8674.93㎡,累计办理34宗22281.85㎡。对农业农村部下达我县18个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违法图斑,已剔除销号16宗,剩余2宗正协调自然资源局补办乡村规划许可手续。处置后,复耕基本农田449.29㎡,拆除庭院和附属用房867.94㎡,宅基地超面积有偿使用2265.76㎡。二是积极推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遴选服务能力强的22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实施2024年社会化服务项目,强化北斗数据应用,1000台机械设备安装北斗系统,600台小四轮车安装北斗系统,全面实现北斗数据化管理。目前,已完成耕、种、防社会化服务面积19.8万亩。

三是培育壮大农牧业经营主体。2024年组织申报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牧场15家,已进行申报初验,示范申报书上报市农牧业局审批。四是推进土地规范流转。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排查,防范工商资本土地流转风险隐患。在天吉泰镇、银定图镇、和胜乡新增3个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站点,累计建立8个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站点,规范土地流转程序,2024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4万亩。五是助推农村产权交易。土地经营权流转累计挂牌100笔25.4万亩,成交66笔10.8万亩,成交额达4.4亿;办理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90本,抵押贷款16.6亿;规模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7户2.2万亩,贷款837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为1.6万户农户办理抵押贷款11.3亿元。六是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按照县纪委监委工作安排和部署,对隆兴昌镇隆盛村、银定图镇宏胜村集体2022年—2023年“三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整改问题93个。以镇为单元各镇创建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推进全面质量提升。

(六)园区建设提档升级

一是园区功能定位精准。共建成18个园区及示范片,其中市级园区5个(五原县丰裕办事处玉米水肥一体化种植示范园区、内蒙古自治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园区、五原县新公中镇万亩粮食种植示范园区、五原县和胜乡新建村农业现代产业园区、五原县隆兴昌镇向日葵标准化种植园区),县级园区及示范片13个(复兴镇联丰村千亩蜜瓜试验示范园区、银定图镇一二三融合发展万亩辣椒产业示范园、傻小胖糯玉米一二三产融合园、五原县隆兴昌镇锄禾温室园区、俏村菇花菇产业园区、五原县塔尔湖镇设施农业种植园区、五原县和胜乡黄柿子现代科技产业示范园区、民隆黄柿子数智产业园区、五原县塔尔湖镇玉米示范片、五原县塔尔湖镇玉米水肥一体化示范片、五原县塔尔湖镇小麦水肥一体化示范片、五原县新公中镇糯玉米园区、五原县联星村盐碱地改良项目园区),涉及小麦、玉米、葵花、辣椒、蜜瓜、鲜食玉米、设施果蔬等30多种作物,采取连片种植、特色种植、生态种养的形式,建立起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园区。二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2024年全县规模化日光温室园区总面积(使用面积)10752亩,据统计,早春茬生产面积10322亩,利用率达96%,其中:果菜类种植4120亩,西甜瓜4760亩,育苗580亩,叶菜类304亩,食用菌、花卉、果树等其他558亩。塑料大棚春提早茬生产面积16481亩,从3月下旬开始,到4月中下旬全部投入生产,生产率达100%,主要种植薄皮甜瓜、西瓜、蜜瓜、贝贝南瓜、花菇等。

(七)面源污染治理有效

控肥:根据2024年巴彦淖尔市“控肥增效”重点工作任务,围绕“精替调改优”五字路径开展了各项控肥技术措施,累计推广控肥增效技术188.4万亩,其中推广配方肥59.4万亩,推广新型肥料62.5万亩,增施有机肥66.5万亩。控药:2023年完成推广绿色防控面积133万亩;统防统治面积112万亩;推广除草剂减量技术模式25万亩;推广膜间除草技术60万亩。控膜: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加厚地膜,分乡镇、分企业进行供膜,目前已完成40万亩任务面积,示范推广全生物降减地膜1000亩。2023秋冬季-2024年春季完成当季残膜回收208.36万亩(其中普通地膜168.58万亩、加厚地膜32.78,生物降解地膜7万亩),回收量5969.97吨,残膜当季亩回收率为稳定在8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相关项目肥料化、饲料化、收储运体系建设内容有序推进,按期调度、上报实施进度,已完成总建设任务的54.89%。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八)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一是2020-2022年向日葵产业集群建设已全面完成,已拨付中央补助资金1960万元。二是2024年国际向日葵大会的筹备工作有序进行,向日葵科技中心投入运营,向日葵现代化生产加工车间投产运营,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选址工作全面开展。目前国外注册70人,国内130人,已和五原县3家宾馆签订来访人员入住合同,主会场正在五原县党校会议室和市民活动中心选址阶段,与巴运公司签定了大巴接机合同。与第三方传媒公司签定了策划方案实施方案。新公中镇试验示范田全面铺开种植,目前收集了139种向日葵不同引种。第二块试验示范田葵博园开始种植,科技馆布展计划6月30日完成95%。三是龙头企业规模实力不断状大。全县拥有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1家,其中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27家、市级22家。结成农企利益联结链条902个,辐射带动农户3.8万余户。四是培育产业化联合体12个,其中自治区级8个,市级4个。五是五原县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肉鸡品种)建设,6栋数字化相关设施设备已安装完成,剩余14栋相关设施设备,于2024年9月全面完工。五是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设施建设。目前,五原县已建成冷藏保鲜库62 座,有效库容1.3万吨,2022年至2023年24个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46个,2023年11月底全部完工并进行验收。

(九)农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2024年继续申请补助资金2500万元,强化农机购机补贴工作,做好惠民工程。2024年申请耕地深松作业面积9万亩,申请补助资金225万元。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技术先进农机产品推广,促进农机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机作业质量,通过农机化项目带动,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十)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一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农牧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继续严格落实各经营主体、各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部门的监管责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进一步细化职责,加大隐患排查力度,齐抓共管,确保农牧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二是强化农牧业综合执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2024年,五原县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部门联动,加大市场检查和质量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经营假劣种子、农药、饲料、兽药、品种未审先推、冒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十一)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大力开展“十县百乡千村创建申报”工作,完成1县,2镇、12村的创建申报实施方案,并上报至自治区,等待批复。二是与县委县政府督查室针对各乡镇开展了人居环境督查,开展户厕排查以及自治区三方验收工作。三是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上报4个村庄的清洁行动典型案例;三是推进绿化美化,深入实施乡村庭院经济“百乡千村万院”行动,引导鼓励村民开展庭院绿化,村庄绿化,开展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四是围绕“437”村庄清洁长效管理制度,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53321”机制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五原县村庄清洁长效管护制度。基本实现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五有”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完善村庄清洁长效管理制度和督查考核制度;建立农户合理收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制度;乡村治理有效扎实有效。五是积极稳妥处置信访事件。上半年共处理解决12345信访投诉平台数量86件,其中处理解决81件,5件待办。

(十二)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防返贫动态监测和政策帮扶到位。目前共新识别监测对象13户34人,风险消除56户126人。制定《五原县脱贫家庭和监测对象家庭增收奖补实施方案》,逐步提高脱贫户、监测户收入。健康帮扶方面。脱贫户、监测户医保缴纳达到100%。教育帮扶方面。针对脱贫户、监测户62名在校学生匹配“雨露计划”补助资金。住房安全方面。针对49户脱贫户、监测户危房开工建设。兜底保障方面。目前将3546名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纳入低保范围,170名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纳入特困供养。产业帮扶方面。2024年市级分配我县务工就业任务1077人(包括易地搬迁232人),截止目前已完成1095人,完成总任务的101.7%。易地搬迁完成239人。公益岗位安置方面:县就业局安置350人,乡村振兴局累计安置326人。

二是积极推动各项创建工作开展。依据示范县创建任务,计划实施项目57个,总投资614555万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335229.1万元,占计划投资54%。2025年底,完成创建方案中的57个项目及资金投入。三是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和扶贫(帮扶)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290.5万元(中央衔接资金1296万元、自治区衔接资金9122万元、市级衔接资金872.5万元)。目前支付率已达到53%;12月底四级资金(中央、区、市、县)除3%质保金外要全部支付到项目实施单位。同时强化资产管理,建好、管好“三本台账”,对形成扶贫资金项目资产2.94亿元,衔接资金项目资产1.53亿元,实行分类管理、分项监督,确保我县各类资产不流失。

(十三)积极争取项目助推发展

2024年,农科局全年计划争取20个项目以上、12亿元。

1、正在申报、创建项目。一是力争2024年以小麦、肉羊为主导产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成功。二是“争创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三是创建向日葵、鲜食玉米区域公用品牌,积极申报‘中国鲜食玉米之乡’。四是切实做好“自治区乡村振兴暨和美乡村“十县百乡千村”创建,目前正在全力以赴积极编制1县2乡镇12个行政村的“十百千”创建方案,创建完成后,经自治区全部评估验收后可争取项目奖补资金3200万元 。

2、已落地正在筹建项目。一是社会化服务补贴项目资金1600万已到位。二是把锄禾园区打造成全市最大的育苗中心(2000亩),提供高质量黄柿子、辣椒等种苗1亿株以上。三是建成‘五原向日葵’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四是建设自治区级向日葵、鲜食玉米“看禾选种”平台”。五是整合资金建一个万亩的智慧现代农业园区,纳入“六新八化”要素,(“六新”即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主体、新动能、新目标;“八化”即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绿色化、数字化、品牌化、社会化)形成五原县智慧农业的新模式、新亮点。

3、正在推进实施项目。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38.67万亩,已开工27.85万亩。二是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总资金928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总量的89%。三是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总资金1078万元。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40万亩,示范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800亩,已完成。四是五原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施年限2023年1月—2024年12月,项目资金1005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000万元,企业配套5053万元。目前中央投资下达我县2500万元,企业配套实施2500万元。中央投资部分分三批招标,均完成招标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完成工程总量50%。五是加快推进自治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室内布展、办公设施配套完善和室外环境整治、千亩基地设计规划等工作,目前正在布展,6月底投运。六是玉米的高产高效项目350万,小麦高产高效项目216万,小麦一喷三防项目179万,向日葵高产高效项目200万,向日葵的优质增量示范行动项目21万。目前均完成60%以上。

(十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齐抓共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履行民族团结政治责任,不断提高全局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深化“党建+”工作模式,建立灯笼红、黄柿子、俏村菇等多个党支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群腐”专项整治行动,成立党纪学习教育和“群腐”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压实党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上半年年召开中心组学习6次,警示教育大会2次,党组书记讲党课1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汲取教训,时刻严守纪律和规矩;持续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三是突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一准则、两条例”和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纪政纪教育,“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四是做实日常监督,通过宣传大屏、微信群等形式向党员干部手机推送“廉洁过节”系列廉政信息,提醒节日期间严守纪律不松懈,督促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五是认真研究部署,推进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积极配合各级审计机构、巡察组对农牧和科技局党组巡察。并制定整改方案,扎实推进整改落实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二是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产业链短,精深加工能力差。四是老旧园区改造投入不足。五是区域品牌影响力不强,品牌溢价力较低。六是社会化服务标准不高,体系急需完善,模式仍需创新。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抓党纪学习教育,把党纪学习教育和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整治工作当成重要的政治任务。农科局机关党委和各二级单位党支部要继续承担好、落实好主体责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问题自查和整改任务融入日常工作之中,立足长远,举一反三,不断巩固和拓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整治成果。

(二)抓农田配套、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高质高效完成在建项目建设,总结提炼经验模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配套标准,扩大高效深度节水示范园区的辐射范围,确保当前重点工作与长远规划机衔接,推进相关建设项目精准落地。

(二)抓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一是节水节肥,重点扩大水肥一体化面积,积极推广移动式水肥一体化引黄直滤滴灌技术设备,提高水肥利用率。二是节药控膜,推行“三化互促”模式,全力提升残膜回收利用率。三是全力提升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的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资源化利用,为建设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抓统防统治,保障粮食安全。一是加强技术服务。根据农时,科技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种植提供农作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需求,并随时关注气象情况,提前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确保农作物丰产丰收。二是抓好项目落实。要切实抓好优质高效增粮行动、耕地地力保护、实际种粮、生产者补贴、耕地轮作等惠农项目落实工作,确保补贴资金精准发放,发挥惠农项目实效。

(五)抓园区建设,增强示范引领。融合园区特色功能,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分类施策,胜丰灯笼红产业园、隆镇荣誉科技示范园等18个园区实现提档升级,能够体现农业科技成果和代表五原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使园区平台载体功能进一步发挥。

(六)抓延链补链,主导产业全链突破。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葵花、肉羊、肉鸡、果蔬全产业链,打造五原县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打造全区冷链物流示范县。

(七)抓科技支撑,深化科技兴农。积极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开展“科技投入集中攻关年”行动,借助4+8+N合作主体,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合作。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和单位储备、申报、争取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

(八)抓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生态宜居。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契机,建立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收储运体系,配套相关资金设备设施协调运行复兴镇垃圾填埋场,解决西部各乡镇垃圾填埋处理的问题。推进污水处理站统一运行,使之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九)抓三夏三秋,保障农业丰收。做好麦收和麦后复种准备工作和秋管秋收准备工作,落实秋浇面积。

(十)抓安全发展,排除风险隐患。加大农业安全生产检查力度,确保各环节全年零事故;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化解各类涉农矛盾纠纷,为农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