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服务 > 名优特产
五原是怎样炼成产粮大县的?
来源:五原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中国四个类型的粮食基地中,西北干旱区商品粮基地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拥有230万亩水浇地的五原县在西北干旱区商品粮基地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里产出的高品质粮食作物对于保障西北的粮食供给作用巨大,那么,你知道五原是怎样炼成产粮大县的吗?

近年来,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2.6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和产量各占比达到80%以上。

2021年,五原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30.2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87.72万亩,占总播面积38.1%,包括小麦6.56万亩、玉米80.06万亩、水稻0.51万亩、杂粮杂豆0.59万亩,完成了上级下达五原县的粮食任务;非粮食作物142.56万亩,占总播面积61.9%,主要种植向日葵、葫芦、瓜类、蔬菜、牧草、药材、果树等。

小麦

小麦在五原县种植已将近30年的历史,因我县具有光能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而集中的气候特点,主要耕作土壤是灌淤土,其表土层为壤质灌淤层,耕作性好,含钾量高,生产出的小麦籽粒饱满,容重高,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值高,加工成的面粉适应面广,做出的饺子、面条色泽好,透亮,食用品质好,筋道,滑爽,粘弹性好。

玉米

五原县境内无重度污染企业,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耕地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境内水资源丰富,空气、水质、土壤保持着良好的洁净,没有工业污染,适合有机产业的发展。五原县交通便捷,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为玉米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水稻

五原县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套海镇锦旗村的黄河滩地,自西向东种植着水稻10000亩。由于黄河阴渗致使土地盐碱化,这里过去只能种植葵花和黄豆,收益不高。近年来,通过河滩地整治等一系列工程,曾经的盐碱地如今变成了万亩稻田。河滩地紧邻黄河,用水方便,套海镇因地制宜种植水稻,因为地里有水期长,对盐碱地起到了良好的改良效果。同时,政府还扶持锦旗村农民建立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经营模式,从银川引进了水稻品种和种植技术,还聘请水稻专家引导农民做好科学种植管护。五原县水稻每亩可产稻谷1000斤左右,产出大米650斤左右。

葵花

五原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230万亩耕地全部引黄自流灌溉,葵花种植条件十分优越,年播种面积占全国总量10%以上(120万亩),产量占全国总量14%左右(5亿斤),交易量占全国总量16%左右(6亿斤),是全国葵花产业第一县,全县农民人均来自葵花的收入近5000元,占到总收入的40%左右,成为全县农业的核心产业和富民扶贫的关键产业。葵花油也销量颇高,深受当地乃至各地人民的喜爱。五原葵花全国闻名,全国每7 粒葵花籽就有1 粒产自五原,形成了研产加销全产业链条,“五原向日葵”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

下一步,五原县将加大对粮食生产项目、政策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小麦、玉米种植农户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热情。重点支持小麦、玉米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充分发挥他们在粮食稳增长、促稳定中的积极作用;继续加大盐碱地改良升造,进一步验证各项成果的可重复性、可持续性,同时继续探索新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合作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依托五原县盐碱地改良项目,在全县范围内对各类盐碱地实施改造,提升地力,扩大粮食可耕面积,稳步推进粮食生产。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