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丰富城乡文化生活和提高群众身体素质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推动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更加普及,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生活需求,提高文化体育产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
(一)文化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城乡结合,重点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取得新突破,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着力建设具有龙头作用和基础效应的文化设施,促进县、镇、村、社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夯实五原文化建设基础。
每年具体目标是:全县推出3个以上示范引领型镇综合文化站;每个镇选出3个以上示范引领型村文体活动室;每个村选出2个以上示范型社文体活动室(文化大院)或文化户,组建2个以上文艺协会或体育协会,全面推进四级文体网络建设。隆兴昌镇再选出2个以上示范型社区综合活动室。
(二)社会文化
充分发挥县文化馆、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社文化大院(社区综合活动室)四级文化服务网络的功能,大力开展社会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少儿文化、节日文化等,结合五原古郡文化优势,塑造鲜明的古郡文化特色。坚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用先进文化引导群众,优秀文化鼓舞群众,民族文化团结群众,把全县人民群众的热情调动起来,干劲鼓舞起来,信心激发出来。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积极举办具有五原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以县城中心广场及乡镇文化站、村社文化室为活动平台,以文化馆和城乡各类业余文艺团体及文艺骨干为依托,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军(警)营文化、老年文化和农村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节庆文化、生态文化和村社文化为活动内容,设立群众文化艺术成就奖,引导和鼓励经常性地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使群众能够就近、就地充分享受基本的文化权益,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发展群众业余文艺组织,每村发展组建一支群众文艺协会组织。配合黄河堤防工程建设,做好河套文化展示线五原段的相关工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古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传承。积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培养为主要内容,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推进古郡文化发展战略,在非遗资源调查发掘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抢救、整理、编撰、出版工作,力争出版一套集河套民歌、民谚、民谣、串串话、民间文学、传承制作工艺、古郡文化研究等文化丛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设施、明确责任、形成合力的原则,依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制定五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确定区、市和县级的保护重点,形成全县非遗工程保护体系,建立县、镇、村保护工作网络,通过建章立制,将非遗保护管理工作纳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重要日程,建立五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形成非遗资源整理宣传和开发利用的网络管理平台,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四)文物事业
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重点在保护上取得新突破。坚持将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科学规划五原县文物古迹保护项目,落实项目经费,强化项目实施监督,促进文物保护工作,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实现经济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县政府对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加强对已发现有较高历史价值的46处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落实四有措施,即有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制或专人负责管理。继续开展文物普查,搞好流动文物的搜集管理工作。打击破坏文物和文物走私行为,加大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的实施。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2万元,并列入财政预算。做好五份桥古墓群保护工作。
(五)图书馆管理事业
1.(1)建立地方文献专柜,收集地方文献资源,增加文献入藏量。(2)藏书力争达到6万册,借阅人次、读者活动等几项业务指标均要达到国家二级图书馆标准。(3)加强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同时完成新老交替、人才衔接的用人制度,解决人才断层问题。(4)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兴办各类讲座,将图书馆讲座工作延伸到乡镇、村社、学校、军营。(5)开展“图书服务宣传周”活动。(6)继续扩展村图书室和草原书屋,大力支持农民文化户,积极争取草原书屋建设项目,力争使“草原书屋”覆盖全县117个行政村和城乡所有社区。
2.(1)建立文献书目数据库,重新编写图书目录,实现图书管理和图书查找的自动化。(2)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才队伍,以适应现代化的图书管理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引领读者服务工作和基层图书管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3)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为各镇图书室配备电脑网络设备,建成资源共享基层点,完成并扩大网上图书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村镇高标准、多功能的综合图书室,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配备专业人才管理镇、村图书室的设备,藏书达到国家要求标准。(4)组织引导草原书屋开展科普知识等文化讲座,鼓励开办政策允许的文化创收活动,图书馆协调并联合媒体,使文化活动面向基层,服务“三农”,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确保农村文化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
(六)专业文艺事业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艺术,艺术创作编演要融入生活,关注民生,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关注县域经济建设发展的进步与成就,努力创作出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精品力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创作水平,创作并编排大量反映五原建设工业大县和建设新农村的艺术作品,以及倡导科学生产、体现新时代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等积极向上的好作品,力争每年编演一台新剧本。
2.积极进行宣传、慰问、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的演出活动。在第一时间宣传县委政府下达的新政策、新指示,及时编排各类节目到每个村社演出,既要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要让群众在看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寓教于乐。每年各类演出要达到110场以上。
3.参加各类比赛演出和巡演,为演员学习进步、锻炼素质提供机会,并通过优秀作品在区、市、县的巡演,展示五原县的风采,让五原县的地方特色走出河套,走向全国。
(七)文体市场管理
1.规范文体市场秩序,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强化管理”的原则,积极促进歌舞娱乐、出版物、网络文化、演艺、经营性体育、美术等各类文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和网吧治理专项工作,坚决扫除文化垃圾,净化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文体市场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依法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和依法行政管理水平,维护文体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
2.积极发展文体产业,实现从文体事业向文体产业转型。重点发展以文化演出、文化娱乐、文化项目经营等为主体的大众娱乐业,建立文化产业园区;以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健身表演为主体的体育健身业。继续按照文体产业投资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档次,促进文体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八)体育事业管理
1.提高健身运动水平,把增强全县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以学校体育为重点,以体育社团为依托,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健身活动为龙头,以“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和“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城乡基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文明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风气。
2.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体育部门和体育社会团体组织,利用传统节日、农闲季节以及法定节假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形成一批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和基层体育健身团队、群众体育协会组织,并形成传统。
3.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政策,积极鼓励民间和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开展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培育农村体育健身市场。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
4.加强对体育市场的规范管理,提高体育服务水平。逐步推动体育场馆服务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活动。严格规范体育彩票市场。
五原县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
2015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