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五原县2022年规划纲要
来源:五原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3-08 11:20 作者:五原县人民政府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判断、新部署、新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坚决遵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提出了十个“坚持”、四个“必须”的重要论述,引导和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争取更大荣光。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讲大局、担使命内蒙古必须肩负起、履行好“五个重大政治责任”;市第五次党代会指出:“两个维护”是政治原则,依靠人民是力量源泉,科学务实是重要前提,改革创新是关键一招,锲而不舍是不竭动力,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旗帜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民生决定民心、作风决定作为”。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更是五原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五年。我们必须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五原发展新篇章。

奋斗目标是:

──政治能力实现新提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各级党组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提高。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生态优势更加彰显,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断加强,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文明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主要任务是:

一是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在筑屏障、优环境中厚植绿色发展根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治理体系,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二是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夯基础、优结构、兴产业中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高效发展,推进农业集约化、品牌化、社会化;发展科技农业、智慧农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村庄长效管理,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农村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三是聚焦产业优化升级,在引项目、强保障中壮大发展实力。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加大项目争取引进力度,扩大有效投资,积极融入自治区“两个基地”建设。

四是聚焦城市更新行动,在强功能、提品质中建设宜居宜业文明城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设美好家园。

五是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在促改革、提效能中增添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财政金融改革,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快依法治县进程,推进诚信五原建设。

六是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惠民生、保稳定中顺应人民新期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就业创业优先,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推进健康五原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筑牢安全稳定屏障。

各位代表、同志们,百舸争流,奋勇者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国家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实施,有历届县委政府长期奋斗积淀的坚实基础,有勤劳智慧五原人民的接续奋斗,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团结拼搏、不懈努力,“十四五”期间,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篇章!

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折不扣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抓住生态保护、乡村振兴、项目争取引进、城乡一体建设、社会民生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五原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筑牢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抓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推进全流域治理。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稳定运行城镇污水处理厂、小型污水处理终端,加快推进尾水人工湿地净化项目,新建垃圾无害化处理站5个,完成塔尔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天吉泰污水处理工程。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进黄河河道治理和险工加固,加大排沟清淤整治,加强日常巡查监管频次,确保河湖渠沟干净、整洁、畅通。

二是突出绿色低碳发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技改、清理整顿违规项目、绿能置换等方式,腾出用能空间,确保能耗“双控”达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创建,争创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紧盯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模养殖企业粪污达标处理、土壤分类管控等重点领域,落实环评正面清单制度,提高监管能力水平。全面规范砂石料场划行归市,遏制“散乱污”企业滋生反弹。常态推进农村秸秆禁烧、城区烟花爆竹禁燃、餐厨油烟和建筑扬尘治理,加强散煤销售管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二)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更是五原加快农业发展的绝佳机遇,我们要在思想上、政策上、资金上、科技上、人才上、作风上,拧成一股绳、汇聚一股劲,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争当全区乡村振兴排头兵。

一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用好全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持续完善28个扶贫产业园功能要素,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方式,加强扶贫资产管理,确保持续发挥效益,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二是抓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内蒙古建设两个基地”“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重要指示精神,以全区农区现代化试点县为契机,建设河套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好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项目,新建续建高标准农田12.7万亩,建成新公中3.5万亩农业公园,融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做好改良后盐碱地措施跟进、指标监测,为全区全国提供经验。推动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围绕要素集聚,整合资金项目、科技服务、金融支持向园区倾斜,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补齐园区功能弱项和基础短板,实现园区产业优化、效益突显、百姓受益。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坚持“种养加”结合,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培育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建成运行国家向日葵产业集群项目,积极筹备世界向日葵大会,建设中国向日葵城;集中精力,专班推进,力促润海源二期8000万只屠宰加工、5万吨熟食、2.4万吨有机肥等项目年内投产运营,建设中国肉鸡城;扩大钢架拱棚建设规模,推广“一年两茬”种植,增加麒麟西瓜、糯玉米、西甜瓜、辣椒、花菇等优质果蔬面积,建设塞外果蔬城;新建肉羊规模养殖园区6个,培育提升示范户625户,新增肉羊出栏10万只,建成羊肉小镇、国家级胡羊核心种羊场,稳步增加奶羊饲养量,发展壮大玉米、肉牛、鸵鸟、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实现果变汁、菜变肴、肉变串、产业群变产业链,构建多极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三是抓人才振兴,强化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动力之源是科技创新。突出人才引育,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政府刚性投入增长机制和社会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落实金融、基建、保险等补贴政策,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引进一批专业、急需、高端人才,培养一批创业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深化“科技兴蒙”行动,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建设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北农林大学2个专家工作站。整合现代农牧业服务中心、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等服务力量,精准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万人(次),培育新农民400人,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身边典型。突出品牌创建,借势“天赋河套”品牌影响力,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严格执行品牌标准,力争更多产品获准授权。新认证国家绿色、有机产品5个。推进五原向日葵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快金草原“蒙字标”品牌申报。突出品种优化,坚持“育繁推”一体化,鼓励三瑞农科、金草原、美番了等企业开展种业振兴技术攻关,在葵花病害防治、肉羊品种改良、优质果蔬提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支持金麦提升、东创公司开展农机装备、智能化机械研发。突出品质提升,加强土地管理、田间管理、“一品一码”可追溯管理,深化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发放制度,强化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建设万亩特色有机瓜菜种植基地,百万亩绿色葵花标准化种植基地、百万只肉羊标准化生产基地。

四是抓文化振兴,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加强文化引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河套文化的价值内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新途径,完善升华党员星级管理、“敬老孝星”“精巴媳妇”“道德红黑榜”等品牌活动,建强用好融媒体中心,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推进文化惠民,加强乌兰牧骑队伍建设,丰富新时代乌兰牧骑服务内容,开展送文化下乡不少于100场。推动“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全民阅读、电影公放等服务功能下延,高标准建成古郡诗词文化园,承办好第四届中华诗人节。规范运行市民活动中心,完善提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村道自行车赛、农民丰收节等文体赛事,积极创建国家级“河套民歌之乡”。

五是抓生态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全域推进农业“四控”。探索推行“田长制”,围绕“控肥增效”,规范提升19家智能配肥站,推广有机肥、新型肥料应用119万亩。围绕“控药减害”,建设绿色防控125万亩、统防统治105万亩,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考核机制,实现全域回收。围绕“控水降耗”,实施引黄滴灌、黄河水直滤、二次澄清滴灌等高效节水项目20万亩。围绕“控膜提效”,全覆盖推进国标地膜应用,健全残膜“谁使用、谁回收”激励保障机制,破解残膜回收难题。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全面落实“林长制”,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坚持集镇、村庄、园区“三位一体”,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造林、育林、管林“三措并举”,完成新植补植2.8万亩,实施好黄河生态廊道项目建设,推广鸡心果、红绿早熟梨等高品质树种,让绿色成为五原最亮丽的底色。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统筹绿色生态、乡土特色、生产发展,修编完善村庄规划,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完成户改厕问题整改,健全完善后续护用机制,确保建成一户使用一户,大幅提升农民满意率。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68公里,完成包银高铁五原段征拆尾留工作,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巩固美丽庭院建设成果,常态化推行“437”村庄管护机制,逐步使农村具备基本现代生活条件。建成新公中永联康养新居,启动塔尔湖联丰新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用足用好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项目资金,对全县已完成搬迁的旧村及时立项,逐步复垦,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六是抓组织振兴,健全完善综合服务体系。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推广组织化生产。深化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改革成果,推行合作社“五星级”管理、“五有五化”建设,高质量培育合作社100家。健全完善土地有序流转机制,因地制宜规模化流转土地38万亩,保障农民可持续受益。拓展组织化服务。创新推广蒙徽缘土地托管、中化社会化服务模式,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60家,服务面积80万亩,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开展种植收入、“活畜”抵押等试点保险,推行订单农业价格指数保险,最大限度避免“菜贱伤农”“畜贱伤牧”。健全完善订单合同、种养托管、股份合作等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强组织化治理。深化推行村民小组“网格化+微治理”,充分激发村组党组织、村民理事会、巾帼志愿队等“微组织”活力,持续推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三)全力扩大投资,增添高质量发展动力。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项目争取是扩大投资的现实选择,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引进。坚持年年都是项目争取年,全面落实项目争取奖励办法。紧盯上级政策导向,瞄准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统筹发展需求、现实需要、财政实际和受益范围等因素,做实国家投入项目规划编制,动态管理项目储备库,广泛获取信息,主动赴呼进京联络对接,做到普惠政策必保,特殊政策力争;做精地债资金项目策划包装,及时捕捉上级政策和资金信息,找准争取方向和突破口,最大限度争取一般地债和专项地债资金,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优招商引资项目库,开展精准招商、专项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富民与强县并重,聚焦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统筹延链补链强链、整合改造提升,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全力推进润海源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投产运营,加快公司主板上市进程。多措并举推动中能科技30万吨玉米制乙醇项目,建成运行大丰粮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力促美番了黄柿子深加工示范园、中储粮仓储、金富河调味品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轩达食品、公仁宏、诚信粮油等6个项目完成技改,在工业绿色高效循环发展中,实现增税强县、增收富民。

三是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编制完成工业园区控制性详规,建成纬三路、纬六支街,推进园区土地收储,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依法依规清理闲置土地,想方设法盘活未运行企业,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严格按照规划布局产业、审批项目,确保项目摆布科学、土地供应合理、履约监管到位。加强园区管理,延伸执法触角,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行为,全面规范园区秩序;启动实施工业园区集中供气供热工程,继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提高服务水平,争创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四)全力繁荣第三产业,培育产业转型新动能。三产服务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必须大力培育新业态、拓展新领域、彰显新特色,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质量提升。

一是提升电商物流业。坚持农商互联,拓展电商应用领域,制定完善河套电商产业园建设方案,提升整体运营水平。推进电商与乡镇合作,建设优质稳定供应链基地;大力推广直播带货、网店直销等营销方式,扩大交易规模;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线上产品,推动电商转型升级。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优化乡村农贸市场布局,建设一批产地低温直销配送、田间地头小型仓储冷链设施,完善乡村物流体系,畅通货物进城下乡双向流通渠道。

二是发展全域旅游业。坚持农旅融合,积极招引有实力的企业,高质量启动运营“天赋河套·五原印巷”文旅创意园。充分挖掘河套文化资源,加快推动《黄河至北向东流》大型电视剧开机拍摄,2023年春节前播出。持续提升河套农博园、抗战纪念园、葵花公园、塔尔湖联丰等景区内涵,优化精品线路,争取纳入区市重点旅游布局;拓展文旅公司业务承接,办好旅游节庆活动,积极融入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

三是做优金融和信息化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金融服务更“贴地气”,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推进“智慧五原”建设,加快5G规模组网和商业化应用,推进“互联网+基层微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抓好河湖长制追溯查询、田间自动配水、测土配肥等“智慧农业”,建成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推进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建设,提升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服务功能,实现民生服务智能化、便捷化。

(五)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提升生态宜居品位。城市是人民居住的城市,也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更是民生品质最直接的体现。我们要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努力建设有靓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幸福美丽家园。

一是严格规划编制执行。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因城施策”,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启动编制公共服务设施、绿道、停车及慢行系统等专项规划,促进“多规合一”。严格规划执行监管,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统筹,加快完成金桥御府、聚锦风华等房地产项目,积极推进西区土地收储、房屋征收等尾留工作,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创造条件。稳妥推进旧城改造,千方百计加快已开工棚改项目建设进度,优先保障回迁安置;强化旧城改造项目审核监管,结合居民意愿、企业实力审慎推进,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改造老旧小区2个、平房区283户,硬化居民巷道72条,维修改造市政道路5公里,新改建给排水管网6.7公里,合理增设城区停车位700个。谋划启动城区引黄供水工程、生活垃圾填埋场新建工程和固废渣场建设,优化升级园林苗木驯化基地,完善公园广场基础配套,精心建设一批“口袋公园”、绿色步道等特色休憩空间,提升城市品位。

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有效解决交通拥堵、划行归市、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管理难题。深化社区“微治理”,加强市政设施日常维护,消除管理盲区,构建部门联动、常态监管、和谐执法、精细服务、全员参与的“大城管”格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居民公共文明引导和公约自律,营造干净整洁、秩序良好的城市环境。

四是集中开展矛盾化解。启动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集中化解年”行动,加大司法介入,专班专项推进,严厉打击拆而不建、一房多卖、非法抵押、非法融资、恶意欠薪等违规违法行为,想方设法盘活“烂尾”项目,以磐石般的决心解决“回迁难、入住难、办证难”等民生痛点,争取利用一年时间取得实质性成效,给老百姓一个交待。围绕给水排水、供热供气、背街巷道、停车出行、物业管理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集中力量、全面整治,及时回应人民关切。

(六)全力深化各项改革,增强创新发展活力。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我们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确保各项改革落地生根,让更多改革成果惠及人民。

一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三项改革”任务,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公安“两队一室”改革,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扎实做好国家统编教材推广使用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执行支持民营企业28条措施,落实减税降费、惠企利民政策,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推行重大项目包联机制,探索容缺受理、并联审批、联合验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完善基层便民中心和代办点服务功能,让更多事项“就近能办、少跑快办”。强化契约精神,加快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让每一位企业家都能在五原安心投资、顺心工作、舒心创业。

三是抓好农村综合改革。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果,扩大土地规模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覆盖面。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升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抓好国家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改革,重点开展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全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改革,积极争取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县,全面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激活农民土地承包权、住房财产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七)全力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要以更有温度和厚度的民生,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更加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新创业,扎实推进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围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及时提供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支持创业带就业、灵活就业。积极推广“一网通办”就业服务,持续加强“四位一体”云平台应用,科学运行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创业就业培训700人,实现农民转移就业2.45万人。兜住基本生活底线,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好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推进社区职业薪酬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健全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体系,统筹国防教育、双拥共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

二是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实施教育振兴战略,完善出台相关意见办法,构建更加科学良性的教育发展机制。完成五原一中新校区搬迁办学,旧校区启用“九年一贯制”学校,彻底解决大规模、大班额问题。坚持“外引内树”相结合,通过名师培养、名校合作、激励兑现“三种方式”,创新教师招聘、职称评聘、考核评价“三项机制”,大幅提升教学质量。持续加大校园安全整治,维护师生尊严和安全。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学前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三是扎实推进“健康五原”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抓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维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大医疗人才引进和培育,加强中蒙医院、妇幼医院、社区医院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常态开展名医专家坐诊,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和检查结果互认,提高诊疗服务质量。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建成吉康医养院,推进“医养结合”,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

四是全面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安全贯穿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构建“大安全”格局。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雪亮工程”县域覆盖,加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创建智慧型平安城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巩固提升信访维稳“百日攻坚”成果,建立集源头防控、纠纷化解、应急处置为一体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持续开展治安秩序“提升”、交通秩序“整治”、公益诉讼“行动”、信访难题“化解”、执行难题“破解”、行业乱象“治理”六个专项行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五原。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五是办好民生实事。围绕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通过公开征集、充分研究,初步确定候选民生实事12件,提请代表票决。我们将全力推进,全部兑现,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八)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创新局面,走好新征程,必须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

一是心系“国之大者”,加强政治建设。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确保党中央、自治区、市委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

二是秉持“依法公正”,加强法治建设。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政府议事规则和重大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坚持“三重一大”事项向县委常委会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力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来信。坚持政务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开展务实管用的“八五”普法教育,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三是笃定“干字当头”,加强作风建设。把狠抓落实放在突出位置,炼就“铁肩膀”,挑好“硬担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将事关五原未来发展、群众关心关注的各项事业抓住、抓牢、抓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培养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做到工作快落实、项目快推进、问题快解决、目标快完成。健全效能督查、跟踪问责、绩效考评体系,推行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是激扬“正气清风”,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长期方针,压减“三公”经费,优化支出结构,稳妥有序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党内监督,健全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自觉接受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