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七十五 不忘初心谱新篇 -----新中国成立75年五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发布日期:2024-10-15 11:01:00
来源:统计局 作者:统计局 高学敏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一心,迎难而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落后迈向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五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建国75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2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32.7亿元,是1949年的1289.7倍,是1978年的272.2倍,年均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7.9亿元,是1978年的161.7倍,年均增长12.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3亿元,是1978年的210.2倍,年均增长12.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5.6亿元,是1978年的657.6倍,年均增长15.5%,经济发展逐年提升。

1728961432847.png

财政实力由弱变强。1953年财政收入和支出额分别为176.2万元和72万元。到1978年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到401万元和1117.9万元。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五原县财税收入增长迅速,财政收入于2002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到2023年全县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7亿元,分别是1953年和1978年的210倍和92.2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9%;财政支出实现39.5亿元,分别是1953年和1978年的5484.7倍和353.3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五原县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所有制结构单一,城镇化水平很低。建国初期,五原县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1949年农业总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95.5%,三次产业构成为95.5:4.5:0,可以看出五原县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甚乎其微。1978年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后,三次产业构调整为60.7:18.8:20.5,到2023年三次产业构调整为36.1:14.5;49.4。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24.6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28.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解放初的“一、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了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全面提升、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1728961495984.png

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五原县加强了城镇建设,全县城镇常住人口由1949年末的0.9万人增加到2023年末的11.3万人,城镇化率由1949年末的11.1%提高到2023年末的52.3%,提高了41.2个百分点,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

1728961558929.png

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传统农业向特色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生产稳固发展。1949年,农业总产值631万元,粮食播种面积65.7万亩,粮食总产量5644.8万斤,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0.3万亩,总产量899.9万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万亩,其中油料2.4万亩,总产量75.4万斤。2023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77.7亿元,是1949年的1231.4倍,粮食播种面积75.3万亩,是1949年的1.1倍,粮食总产量达到9.3亿斤,是1949年的16.5倍,是1978年的5.8倍。蔬菜、油料、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总产量和人均拥有量也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

主要农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2023年,牲畜总头数达135.1万头(只),是1952年的6.8倍。肉类总产量达99700吨,是1985年的15倍。

设施农业集聚发展。特色果蔬产业如灯笼红、黄柿子、花菇、西甜瓜、朝天椒等蓬勃发展。2023年全县种植西甜瓜4.8万亩,辣椒1.5万亩,黄柿子3000亩,有花菇菇棚459个,建成五原县隆兴昌镇黄柿子产业园、胜丰镇灯笼红香瓜产业园、塔尔湖镇特色甜瓜种植区、复兴镇联丰千亩蜜瓜核心园区等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设施农业产业聚集带。

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培育持续见效

工业总量不断扩大。建国初期,全县工业十分单一,传统手工艺作坊,设备简陋,规模较小,1949年工业单位仅2个。改革开放后,全县工业快速发展,工业企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逐步壮大,工业产品门类逐步齐全,到2023年拥有工业企业27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3.2亿元,利润总额2.9亿元。

四、服务结构多元发展,消费市场繁荣兴旺

服务业蓬勃发展。建国初期,五原县服务业长期处于空白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发展进入快车道,1978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997万元,到2023年655655万元,年均增长15.5%。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

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发展。建国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类型、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流通体制,商业网点大量增加;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繁荣活跃的消费市场体系。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亿元,是1949年的1982.4倍,是1978年的128.8倍,年均增长10.8%。

五、交通网络日趋完善,通信事业竞相发展

交通运输日益完善。建国以来,五原县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逐步加快,运输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2023年底,全县共有各等级公路3126.7公里,是1949年的24.4倍。100%的村通公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

通信事业突飞猛进。建国以来,五原县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邮电业务总量由1980年23.7万元发展到2023年的2987万元,年均增长11.9%。服务种类不断丰富,由1949年只有12户市内电话用户到现在的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全覆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六、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社会保障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905元,是1988年719元的55.5倍,年均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5700元,是1980年366元的70.2倍,年均增长10.4%。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657元,是1978年的58元增长476.8倍,年均增长14.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62元,是1980年195元的109倍,年均增长11.5%。

1728961596780.png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建国初期到1978年,社会保障实际上是国家保障。75年来,五原县不断完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原县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文化体育传媒、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 30.5亿元,是1978年的1018倍,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较1978年提升了52.3个百分点。2023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18726人。全县城市有1336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农村有1164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七、社会事业日益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教育事业协调推进。1949年,五原县只有普通中学1所,小学42所,在校学生4646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基础教育得到巩固,素质教育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学前教育同步健康发展。2023年全县拥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2437人,普通初中4所,在校学生4727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517人,小学16所,在校学生12099人,幼儿园32所,在园人数428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改革开放前,五原县有电影院1处,乌兰牧骑演出队1支,电影放映队20个,有线广播站及放大站18个,新华书店1处。近年来,五原县先后建成河套农耕文博苑、内蒙古五原抗战纪念园、五原印象等一批文化设施。2023年末有秧歌队64支,广场舞、健身操队525支,各类河套民歌队伍62支,专业演出队伍(乌兰牧骑)1支,文化馆1个、体育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3个(县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抗战纪念馆),公共图书馆藏书量9万余册。农村文化小广场547个。建成公园广场39处、体育场馆103个、村民健身广场547个、文体活动室263个,城乡体育场地总面积达68万平米,人均3平米。

卫生事业持续加强。经过7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五原县卫生事业持续加强。改革开放前,五原县有县级以上医院1所,地方及公社医院19所,县级防疫站1所。2023年末,五原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9所。其中:县级医院2所,民营医院3所,乡镇卫生院17所,社区服务机构1所,村级卫生室120所,专门公共卫生机构3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14人。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08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4.9张。

75年风雨兼程,五原县大地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沧桑巨变,改革成果丰硕,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这一笔笔统计数据正是最好的见证。取得的成就已成为过去,更加艰巨的任务正摆在面前。我们坚信,有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五原县人民将更加团结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续写建设现代化五原县的壮丽篇章,以高质量发展把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原县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附注:

1、部门数据由各部门提供;

2、年均增长速度均以最早有数据记载的年度为基期。